林木光谱特性及其在遥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SEP-29 2024

林木光谱特性是指单株木或森林群落在阳光照射下,辐射总量中反射、透射和吸收的电磁波波长分布特性。林木光谱特性是遥感技术在林业应用中的物理基础,主要涵盖了可见光、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通过分析林木在不同电磁波段的反射特性,遥感技术可以帮助识别、监测和分类森林资源。


林木光谱




林木光谱特性概述

在电磁波谱范围内,林木的光谱响应主要集中在0.4~2.6微米的波段,这是林业遥感中常用的光谱范围。除了该波段之外,林木在8~14微米的热辐射特性,以及其他波段的光谱特性,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林木在不同波段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率因树种、树叶生理状态和生长环境等因素而不同,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用于遥感数据的解译。

研究发现,不同的林木类型在光谱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包括反射率、吸收率和透射率的变化。这些差异不仅表现为不同种类的树木间,还包括相同树种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通过测量和分析这些光谱特性,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的树种及其健康状况。



树叶光学特性及反射机制

树叶是林木光谱特性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叶片的反射、吸收和透射特性受其内部的色素、细胞结构和水分含量的影响。树叶中的叶绿素是决定可见光波段反射特性的关键因素,在0.45微米(蓝波段)和0.67微米(红波段)附近,叶绿素会强烈吸收入射光。相比之下,在近红外波段(0.74~1.3微米),树叶的反射率显著增加,达到40%至50%。这是因为近红外光在叶片内部发生了多重反射,而吸收率则相对较低。


杨树的光谱特性曲线




随着树叶的生长和老化,其光谱特性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随着叶片成熟,可见光的反射率会降低,而近红外的反射率则会上升。而当叶片受到病害或虫害侵袭时,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得蓝、红光的吸收能力下降,从而使得反射率增加,特别是在红光波段。此外,树叶的含水量在中红外波段(1.3~2.6微米)中起着重要作用,水分吸收的变化可以反映在树叶的光谱特性上。



影响林冠光谱反射率的因素

虽然树叶是林木光谱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整个树冠的光谱特性比单片叶的复杂得多。除了树叶外,树冠还包括花、果实、枝干等组分,它们的反射特性各不相同。树冠的形态、叶面指数、地面覆盖率、叶片朝向以及观测角度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测得的光谱反射率。

树冠光谱的测定还会受到天气、光照角度、立地条件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树冠的反射特性会随着日照角度和观测角度的不同而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在不同的观测条件下,同一种树木的光谱特性也会表现出差异。



林木光谱的测定技术与应用

林木光谱特性可以通过地面、空中或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测定。早期的研究多在实验室中进行,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植物叶片的反射率和透射率。随着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逐步将室内测量仪器改造成适用于野外测量的设备,直接对树冠进行光谱测量。空中测量则利用直升机或轻型飞机携带光谱仪,对大面积森林进行实测。

在实际应用中,林木的光谱测定数据对传感器的设计、最佳遥感季节的选择、遥感影像的分类和解译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针叶林和阔叶林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特性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森林。进一步,通过对不同林木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森林资源的分类和管理提供依据。


夏季华北主要树种树冠光谱综合可分率表




林木光谱特性在遥感中的应用前景

林木光谱特性不仅为林业遥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也为遥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在现代遥感技术中,除了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热红外波段也逐渐被纳入对森林的监测之中。通过多波段的光谱信息,研究人员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森林的健康状况、监测森林火灾、以及识别病虫害的扩散情况。


不同季节与角度的光谱数据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林木光谱特性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优化传感器的设计,并结合不同季节、不同角度的光谱数据,遥感技术在森林分类、生态环境监测和森林资源评估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林木光谱的物候差异




结语

林木光谱特性研究不仅为林业遥感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林木分类、森林健康监测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技术的进步,林木光谱特性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化,为林业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更加精确和可靠的工具。未来,通过进一步挖掘林木在各个光谱波段的特性,遥感技术将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END-


编 辑丨RedShine